加国观鸟 - 爱鸟护鸟,分享快乐。

2019年1月5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本拿比市鹿湖野鳥與五彩鴛鴦

鹿湖(Deer Lake)位於本拿比(Burnaby)中區,由附近幾條小溪共同匯集而成。鹿湖北邊擁有一片草原,其西北角有寶貴的苔蘚窪地,再加上附近的闊針葉混合林、溪流與湖泊,遂成為都市中難得的許多野鳥與野生動物棲息地。 秋冬季節,鹿湖更是許多來自於寒冬內陸與北方野鳥與水鴨的覓食地。鹿湖除了一般常見的浮水鴨與潛水鴨外,最近來了一隻美麗的五彩鴛鴦(Mandarin Duck)。 鹿湖的水並不深,其湖畔水草濕地,是吃水草與穀類的浮水鴨天堂,如綠頭鴉(Mallard)、加拿大雁(Canada Geese)。草叢間也常傳出秧雞(Rail)、鷦鷯(Wren)與歌雀(Song Sparrow)的歌聲。 湖中生長著許多浮游生物、睡蓮、甲殼類與小魚,則是潛水鴨最佳的食物,包括白冠雞(Coot)、鸕鶿(Cormorant)、環嘴鷿鷈(Pied-billed...

2018年12月30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史丹利公園迷湖野鳥生態解說

溫哥華市史丹利(Stanley)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立公園。我們可以看到疣鼻天鵝、加拿大雁、綠頭鴨、葡萄胸鴨、鴛鴦、大藍鷺,以及各種海鷗 湖裡有小魚、螺貝,我們可以在近距離欣賞到各種潛水鴨。包括斑背潛鴨、金眼鴨、白帽鵲鴨、一般秋沙鴨、鏡冠狀沙鴨、美洲白冠雞、帆布背潛鴨、以及捕魚的鸕鶿。 附近的矮樹叢裡充滿著野鳥的歌聲,包括黑頂山雀、狐色帶雀、歌帶雀、暗眼燈草雀、斑點唧雀,這裡也是浣熊的家族。迷湖是溫哥華秋冬最佳的野鳥棲息地之一,也是它們儲備體力與求偶的好場所。 今日紀錄的鳥種如下(含下午Beaver Lake): 2018/12/30 Stanley Park...

2019年12月15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國境海灣潮湖野鴨

潮湖(Tidal Lagoon)所在的國境海灣(Boundary Bay)是野鳥太平洋遷移路徑上,名列國際野鳥重要棲地。該公園擁有闊葉林地、灌木林地、舊潮溼田野、乾旱田野、草地、季節溼地、鹹水溼地、溝渠,以及潮間沙洲等棲息地。 冬季的水鴨與岸鳥包括,葡萄胸鴨(Wigeon)、綠頭鴨(Mallard)、加拿大雁、尖尾鴨(Pintail),以及特有的黑雁(Brant)的遷移棲息地。 潛水鴨則悠游於外海水面,包括潛鳥(Loon)、鷿鷈(Grebe)、秋沙鴨(Merganser)、斑背潛鴨(Scaup)、白帽鵲鴨(Bufflehead)、海番鴨(Scoter)。 溝渠內的老舊田野生活著各種不同的老鼠、青蛙、昆蟲、野鳥與野鴨,它們可是各種猛禽的獵物,包括澤鷹(Harrier)、紅尾鷹(Hawk)、貓頭鷹(Owl),或是白頭鵰(Bald Eagle)的獵物。 透過自然歷史解說,讓我們一起來瞭解國境海灣獨特的生態,分享生趣盎然的野鳥世界。...

2018年12月8日,曾秋文老師領隊:三角洲菲沙河口野鳥生態

布蘭絲維克岬(Brunswick Point)位處菲沙河(Fraser River)南支出口的潮間帶,擁有世界最豐富的食物,每年總有成千上萬的野鳥來此度冬。 堤防內是老舊的農場,為包括澤鷹(Marsh Hawk)在內各種猛禽鷹類的天堂。河旁有綠頭鴨(mallard)、葡萄胸鴨(Wigeon)、尖尾鴨(Pintail) 深水處可見西部鷿鷈(Grebe)、鸕鶿(Cormorant)、白帽鵲鴨(Bufflehead)、秋沙鴨(Merganser),以及來自於北極的喇叭天鵝(swan)。 集合:Delta River...

2019年12月1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愛歐娜海灘野鳥生態解說

列治文(Richmond)愛歐娜海灘(Iona Beach)位於菲沙河(Fraser River)北支出口,海水與淡水交會處,動植物生態十分豐富。 其內擁有淡水池塘、草原、污水處理廠、沈澱池、防波堤與海灘。這是溫哥華地區野鳥種類最多的地區,曾經有137種鳥類的記錄。 池塘內可以看見大藍鷺(Heron)、紅鴨(Ruddy Duck)、琵嘴鴨(Shoveler)、綠翅鴨(Teal)、白冠雞(Coot)、巨頭鵲鴨(Bufflehead)、喵鷗與環嘴鷗。 外海有潛鳥(Loons)、以及紅胸秋沙鴨(Merganser)、斑背潛鴨(Scaup)、帆布背潛鴨(Canvasback)、鸕鶿(Cormorant),以及各種濱鳥(Shorebirds)。 訪客也可能在河口看到鷹隼(Hawk),白頭鷹(Bald...

2018年11月24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國境海灣72街野鳥生態解說

三角洲市國境海灣(Boundary Bay)擁有一萬公頃海洋資源,位於太平洋候鳥遷移飛路上重要的一環。每年估計有數以萬計的水鴨與岸鳥(shorebirds)在冬季飛來此地覓食棲息。這裡有大藍鷺(Heron)、黑腹濱鷸(Dunlin)、白頭海鵰(Bald Eagle)、灰澤鵟(Harrier)與貓頭鷹短耳鴞。 短耳鴞(Short-eared Owl)屬不普遍的冬候鳥,主要棲息於平原、沼澤和海岸新生地。短耳鴞是少數幾種會在白天活動的貓頭鷹之一,常貼近地面滑翔,悄然無聲,輕穎自如穿行在山野田間,伺機捕食地上活動的小鼠、鳥類和昆蟲。   今日紀錄的鳥種如下: 2018/11/24...

2018年11月17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列治文市海堤淺灘野鳥生態解说

鱘魚淺灘(Sturgeon Bank)位於菲沙河出海口的半鹹水溼地,屬於海埔新生地(Terra Nova)。半鹹水溼地不僅是魚類與水鴨的覓食與棲息地,同時也是一些老鼠的家。 每年冬天有數以千計各種野鴨與猛禽來此度冬,包括遠來自4850公里西伯利亞的雪雁(Snow Geese),這些鳥類到底吃什麼為生? 如何尋找幾種常見老鷹的行蹤,如北方澤鷹(Northern Harrier)、紅尾鷹(Hawk)、短耳貓頭鷹(Owl)、白頭海鷹(Eagle)。 澤鷹為何常在草原溼地上低空飛行?...

2018年11月10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萊福保護區野鳥生態解說

萊福野鳥保護區(Reifel Bird Sanctuary)位於菲沙河南支的出口,三角洲市Ladner村西北角魏斯漢(Westham)島上。擁有鹽水與淡水溼地,為北太平洋候鳥遷移飛行路線的重要棲息,訪客們能近距離見到水鴨、潛水鳥和沙丘鶴。每年總有數以千計的水鴨來自北方與內陸,總計曾有240種鳥類在此被發現過,從眾多的綠頭鴨(Mallard)與加拿大雁(Canada Goose),到少見的貓頭鷹(Owl)與黑冠夜鷺(Night Heron)。 綠頭鴨(Mallard),加拿大雁(Canada Geese),和沙丘鶴(Sandhill Crane)在步行徑上跟他們的雛鳥們漫步。美洲知更鳥(American...

2018年9月 8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國境海灣104街野鳥生態解說

三角洲國境海灣(Boundary Bay)擁有灌木林地、舊潮溼田野、乾旱田野、草地、季節溼地、鹹水溼地、溝渠,以及潮間沙洲等棲息地。這裡是每年飛過此地數以萬計岸鳥的最佳食物棲息地。除了黑腹濱鷸(Dunlin)等岸鳥外,我們或許可見黃胸鷸(Buff-breasted Sandpiper)、黃胸鷸(Pectoral Sandpiper)、美洲鷚(American Pipit)。寬廣的潮間帶,除了各種岸鳥(Shorebird)與野鴨,還有隨時要獵捕他們的遊隼(Peregrine)、貓頭鷹(Owl),白頭海鵰(Bald Eagle)、灰澤鵟(Northern Harrier),正在附近的樹梢虎視眈眈,準備飽食一餐。 今日紀錄的鳥種如下:...

2018年8月26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中央公園森林野鳥生態解說

中央公園森林野鳥生態解說 Burnaby Central Park. 闊葉樹林,是鳴雀(Sparrow)與林鶯(Warbler)的覓食地。常見黑頂山雀、叢山雀、鷦鷯、斑點唧雀、歌帶雀、紅翅黑鸝、美洲家朱雀、庫氏鷹與啄木鳥等各種野鳥。 今天的橫斑林鴞不賞臉沒出來見客! 2018/08/26 Burnaby...

2018年8月11日,曾秋文老師導覽:南素里市布烈奇岬野鳥生態解說

國境海灣(Boundary Bay)是國際重要的遷移溼地,為加拿大列為重要野鳥生態保育區。新月海灣(Crescent Beach)是每年飛過此地數以萬計岸鳥的最佳食物棲息地。岸鳥啄食泥土中的蠕蟲、昆蟲、甲殼類及貝類等軟體動物。 東側的水草淺灘,常見各種水鴨覓食,如綠頭鴨(Mallard)、加拿大雁(Canada Geese)、大藍鷺(Heron)、還有紫崖燕、環嘴鷗、北美烏鴉、白頭海鷹。 附近草原樹叢有草種、昆蟲與漿果,可以找到旅鶇、歐洲椋鳥、紫綠樹燕、双色樹燕、家燕、黑頂山雀、黃喉地鶯、斑點唧鵐、歌帶鵐、紅翅黑鸝、家朱雀。海濱泥灘有豐富的蠕蟲、甲殼類及貝類等軟體動物,是每年飛過此地岸鳥(Shorebird)的最佳棲息地。我們有機會看到雙領鴴、大黃腳鷸、長嘴半蹼鷸、或許還有少見的杓鷸、半蹼鴴。透過高倍望遠鏡與生態解說,我們在海岸可以看見數種潛水鳥,包括潛鳥(Loon)、雙冠鸕鶿(Cormorant)、海鷗(Gull)、大藍鷺(Heron),以及好奇的海豹(Seal)。 今日的鳥種紀錄如下: 2018/08/11...